肥水养鱼技术 夏季是养殖鱼类生长的主要季节。由于对养殖鱼池的物质投入加大、水温升高、鱼类代谢能力增强,以及高温、干旱等气候因素的影响,而引起鱼病传播和发生泛塘,水质的优劣与否,就成为夏季鱼类饲养的关键。因此,夏季养鱼要先养水,做好鱼池的水质管理工作。
1、清淤改造。改善池塘生态环境是控制水质的技术措施之一。池水太肥,夏季高温消耗大量的氧气容易导致鱼浮头或泛塘,也不便于拉网操作管理,所以必须进行清淤改造,清除池塘过多的淤泥,保持淤泥厚10-15厘米。 2、药物改良。适合于改良水质的药物主要有两种:一是生石灰。不定期地施放生石灰调节水质,即可改善水的酸碱度,减少有毒气体,控制病菌繁殖,又能防止鱼病发生。但须用新鲜呈块状的生石灰,其用量为水深1米时每667m2用15-20kg,化浆后全池泼洒,一般20-30天一次;二是使用百益宝渔宝EM菌。用于水产养殖,可使水质达到肥、活、嫩、爽,能减少、减轻浮头,泛池现象,并能预防细菌性鱼病,提高鱼的摄食消化能力和免疫功能。在放养前3~10天,用渔宝泼洒水面,一亩水塘an一米水深使用1~2公斤,视水质情况,开始15天一次,以后一个月一次。 3、开增氧机。在晴天中午2-3时开机调节水质,以促进水体对流,增加池水溶氧和散发有毒气体;连续高温阴雨天半夜开机;傍晚不开机;天气闷热开机时间可适当延长,中午开机时间缩短;天气凉爽时减少开机时间,半夜浮头则增加开机时间。 4、加注新水。注新水可增加溶氧和营养盐类,冲淡水池中的有机质和有毒物质,恢复池水中所含成分的平衡。一般10-15天加水或换水一次,每次加注新水的量占池水总量为1/3,如池水严重恶化,应排出塘水1/3后再注入新水。加水时间应选择晴天,在下午2-3时前进行,傍晚时禁止加水,以免造成上下水层提前对流,引起鱼类缺氧浮头。 5、搅拌塘底。目的是翻松底泥和使上下水层交流混合,促进池底有机质的分解,增加水中肥源,释放出底泥中沉积、吸附的营养盐和微量元素,防止有害物质在池中积累。操作方法: ①人下池用长柄耙子或直接用脚搅动; ②在岸上像拉网一样拖绳索翻动; ③混养底层鱼。 ④搅动或翻动1-2周进行一次,要在天气晴朗和有风时进行,以免造成泛池。 6、控制饵肥。夏季是鱼类摄食旺季,因此必须加强投饵,让鱼吃饱吃好。投喂量以鱼在2个小时内吃饱为宜。不要让饵料过剩,否则既浪费饵料又污染水质。
百益宝水产养殖技术网主要提供有各类淡水、海水、观赏鱼、水产品等水产养殖技术及水质调节剂、净水剂、水产em菌、水体脱毒剂、水产微生态制剂等介绍及使用,欢迎广大水产养殖户前来咨询、洽谈合作。电话:0371-65346887
|